海盐县秦山镇团委从“机构建设网络化、档案资料信息化、导航手段多元化、管理机制长效化”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夯实青春导航工作的基础,截止到三月中旬,接受青春导航对象4人,建立档案4个,安排走(回访)4人次,交心、谈心8次,组织公益劳动4次,有效促进了青春导航工作的良性健康发展,实现了青春导航对象新犯罪率为零的目标。
一、机构建设网络化:成立秦山镇团委青春导航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团委书记任组长,团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校团(委)支部书记、村团支部书记任组员。11个行政村相继成立青春导航小组,由村团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团支部委员为组员。同时,各行政村团支部根据各自工作的实际选备了2至3名不等、有一定法律基础、热心青春导航事业的人员,组成了青春导航工作志愿者队伍,积极协助村青春导航小组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导航对象家庭、亲近属在导航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建立与导航对象家庭、亲近属的定向联系、实时沟通。形成了镇、村、志愿者队伍、导航对象家庭、亲近属四位一起的管理工作网络。对导航对象实施多层面、宽领域、多方位、全时空的管理,切实消除和减少青春导航工作的死角和盲区。
二、档案资料信息化。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及时为每个青春导航对象建立了电子档案。在录入导航对象犯罪事实、刑期、家庭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将每个导航对象的家庭经济情况、个人性格特征、现实思想表现、社会交往情况一并录入个人档案;加强电子档案的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充实档案内容。及时把每个导航对象导航期间参加活动情况、思想转化情况、奖惩情况、导航工作人员帮教情况、采取的特别措施、通话记录、谈话笔录、回访记录、总体评价等录入个人档案;定期公开信息资料。让档案资料与导航对象本人见面,使每个导航对象对自己接受导航的情况做到效果明、过程清、定位准。加强信息资料共享。定期组织导航工作人员浏览档案资料,便于他们适时、全面、准确掌握导航对象的现实情况,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导航手段多元化。一是个性化导航。为切实增强青春导航工作的实效,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避免导航工作上的一刀切,该镇结合导航对象所犯的罪行和导航期间的现实表现进行分类,实施个案、个性导航。二是人性化导航。坚持宽严相济,在规范化落实学习、公益劳动、思想汇报、请销假、会客等各类制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每个导航对象的工作特点,坚持统分结合,分合并重的原则,对个别因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学习、公益劳动的导航对象,采用补课和所在村安排公益劳动时间和场所的办法,保证学习和公益劳动在时间上得到较好的落实;对身体有残疾或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动的导航对象,安排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内容。坚持帮扶并重,在抓好正面导航的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加强导航对象的就业安置,保证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条件。三是助推式导航。拓宽青春导航的内容,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适时安排一定数量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积极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丰富公益劳动的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他们到企业参观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从中提高劳动技能,为导航对象顺利回归社会,提供劳动技能上的帮助。
四、管理机制长效化。为保证青春导航工作的连续性,从青春导航工作的长远着手,制订长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工作机制。通过每季度一次的工作例会,加强镇、村、导航对象家庭、专愿者之间的工作交流和沟通,实行信息共享,多层面多方位了解掌握导航对象的现实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导航对象的思想脉搏,对每个导航对象做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估,为有针对性地展开导航工作提供准确的、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走访制度,充分利用各类节日等契机,广泛开展为导航对象送温暖活动,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唤醒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良知,自觉主动地接受导航。建立定期回访制度,深入导航对象所在的村、企业,通过对单位领导、周围同事、家庭成员的调查了解,全面掌握导航对象的思想、工作、生活动态,及时发现矛盾隐患,不断增强工作的时效性有针对性;建立网络组织内部的互动、联动机制,对重点人和有明显苗头的导航对象,在及时组建帮教队子,落实专人帮教,采取特殊帮教措施的基础上,调动网络组织内部方方面面的力量,借助各种优势,实施不间断的跟踪管理,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偏差不纠正不放过。建立便捷、灵敏的预警机制,充分利用导航对象所在的单位和身边的同事,加强对导航对象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