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湖团市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以育人为导向,抓教育、抓阵地、抓创建,积极服务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新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突出思想育人,大力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是实施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学校教育工程。充分发挥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学校的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建设,配齐配好学校团队干部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全市现建镇街道少工委9个,农村少先队大队46个,雏鹰假日小队159支,聘请了校外辅导员49名。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特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以及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集中开展理念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实践‘五爱’要求、争做‘四有’新人”、“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民族精神代代传”、“与祖国共奋进、与平湖同成长”、“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未成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作好道德楷模、先进典型的评选、宣传工作,激励青少年学习先进、争当模范。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十佳孝星”、“三星雏鹰奖章评选”、“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先队员”、“环保小卫士”、“自强不息好少年”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较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实施环境净化工程。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活动以及二法一例的学习教育活动,每年9月份我们都要开展“未保法宣传月”活动,通过学习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少年模拟法庭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三是实施心理健康工程。近年来,我们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以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为重点的工作室,开通了阳光成长热线,组建了心理与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定时接听来电、接待来人来访,为青少年解答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困惑。
二、突出实践育人,大力发展农村志愿服务事业。志愿者工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们以完善组织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作用发挥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市里志愿者协会、镇里志愿者服务站、村是志愿者服务点。现有农村志愿者服务站9个,志愿者服务队159支,志愿者服务点26个,注册志愿者2462名。二是注重作用发挥。围绕农村乡风文明、环境整治、治安巡逻、帮贫助困等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树文明乡风,建和谐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突出文化育人,大力推进农村青少年文化建设。以实施“新农村、新青年”计划和“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统揽,积极培育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农村青年文化。一方面以农村青年中心、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为依托,加强青少年文化阵地建设,为广大青少年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对青年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精品。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乡村青年文化节、非公企业文化节、校园文化节、青年歌手大赛、“阳光少年”才艺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文化需求,以先进文化来感染人。
四、突出服务育人,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重点是开展了“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针对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开展“四助活动”,即“助医、助学、助困、助业”,对全市30%的低收入农户青少年进行了爱心结对。同时不断深化城乡“手拉手”结对活动和“爱心助学”活动,帮助新居民子女、家庭困难青少年、残疾青少年等弱势青少年群体,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