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南湖

南湖区第八届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缤纷亮相

发布:2009/7/6 17:16:32   点击:2210

      今年暑假期间,南湖区团委将通过广泛开展集教育性、知识性、参与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系列活动,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打造一个“七彩之夏”,让青少年学生树立理想、提高素质、增长能力、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一是“信念之夏”认知行--爱国 责任。围绕“庆祖国六十华诞”主题,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展一次“重温革命历史 传承红船精神”报告会,充分发挥关工委讲师团的优势,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以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报告会,促使青少年在聆听的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继承光荣传统、坚定报国信念。开展一次“小镜头 大眼睛”DV作品大赛,鼓励青少年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以发生在周边的事件、家乡的变化、身边的人物、社会的变迁、团队活动等为素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了解生活,用镜头记录、描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开展一次“我和少先队”网上征文比赛,广泛征集并展示60年来一代代少先队员的故事,以及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少先队事业的故事,通过组织全区广大少先队员登录中国学乐网站进行征文作品发布、撰写祝福话语等活动,用生动的少先队队史教育,增进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二是“成长之夏”创业行――体验 感悟。根据全区“践行三创精神,推进三大工程”的要求,突出青少年参与活动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让青少年在“学”创业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青少年暑期创业体验”行动,包括“小主持人行动”,青少年学生在假日小队、中队、自由结合的课题小组、小记者团、红领巾社团、红领巾协会等组织中自主策划、主持一次围绕创业而展开的故事会、读书会、报告会或讨论会;“小记者行动”:通过参观创业成功者的实体、寻访身边平凡创业者等活动,以文稿、照片、音像等形式,了解创业者事业发展的轨迹,感受其创业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小设计师行动”: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参观、走访,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或设想,也可对自己未来的创业计划进行构思和设计;“小画家行动”:青少年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创业者的肖像或理想中的企业形象;“小作家行动”:通过自己的笔记录下参观、寻访的体验感受,并形成《红领巾暑期创业体验行动手记》。开展“体验父母辛劳 学会感恩回报”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走进父母工作的岗位、车间、生产现场等,参观并亲身体验父母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开展“就业对对碰”大中专学生进企业实习体验活动,建立工会就业培训基地,组织专业对口的大中专学生、毕业生到企业实习,以多种形式提供岗位实践,积极为我区企业招才、引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

      三是“文明之夏”实践行――知荣 明礼。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带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青少年中倡导建文明社区(村)、创和谐家庭、做合格小公民的良好风气。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重点围绕学会感恩、体验荣辱、感受诚信、珍爱生命等方面,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家庭、社区(村)、学校、实践基地组织开展陋习纠查、敬老爱老、帮困助残、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在生活中获得道德的体验。以“我的暑期网络生活秀”为主题,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在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网站、网页上开展网上冲浪、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等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切实推进“青少年文明健康上网工程”建设。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通过开展“与文明同行,创卫生城市”、“特殊作业——文明过马路承诺书”、“社区小义工”、小公民保洁护榜(文明家庭光荣榜)大行动等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争做一个真正的城市小主人。

       四是“健康之夏”服务行――贴近 提升。以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以社区、村和各类校外实践基地为阵地,通过开展各种学生所想、所需、所求的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开展“法律进社区(村)”主题活动,继续深化“小手牵大手 普法一起走”的活动内涵,深入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通过上法制课、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模拟法庭等形式,重点普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邪教、禁毒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护能力。开展“安全过暑期”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危险自救等方面的教育体验式活动,给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祥和、温馨的暑期氛围,切实增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开展“沟通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活动,利用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信箱等载体,举办自护训练、青春期教育、心理减压疏导等活动,进一步推进全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帮助青少年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开展“手拉手互助共成长”主题活动,广泛发动“五老”、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关注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边缘青少年、残疾青少年等弱势青少年群体,通过开展手拉手互助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传递爱心、学会关爱、分享友谊、共同成长。

      五是“动感之夏”文化行――快乐 传承。整合资源,全民参与,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开展“绿色暑假 缤纷文化”活动,注重与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相结合,开展特色文化传播活动,如:“剪纸”、“竹刻”培训等,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陶冶情操。同时充分利用各级青少年活动场所,开展好青少年喜爱的各类文艺、体育类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增强体魄。开展“社区(村)嘉年华”活动,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村、社区纳凉晚会,互动游戏,“我运动、我健康”系列阳光体育运动,“清凉秘诀”评比,DIY夏令用品,“春泥计划”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家门口”享受一个清凉的夏日生活。开展“大学生乡间课堂”活动,立足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以实践锻炼为目的,组织大学生到乡村开设培训、举办讲座、制作板报、开展调研等,进一步传播新知、服务社会。同时,组织大学生到田间地头、生态养殖场、劳动实践基地等学习体验,了解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

      六是“科技之夏”知识行――启迪 创造。依托科普教育基地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看、听、想、做的方式,组织全区青少年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实践活动。以“大眼界 看科学”为主题,利用各级图书室、科普宣传栏等平台,通过开展知识讲座、科普展览、科普夏令营等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以“观天文 赏奇观”为主题,通过举办天文知识讲座、开展天文科普知识竞赛、进行观测日全食培训、开设天文科普展等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情感,增强青少年对相关科普知识的兴趣和了解,感受科技带来的无穷乐趣。以“访基地 增技能”为主题,组织开展暑期科技创新活动,利用科普基地丰富的资源,以生动、直观和交互参与的方式,通过开展“三模”实践活动等,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设计发明创造金点子,动手尝试制作科技创新小作品,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七是“环保之夏”绿色行――节约 和谐。以提高我区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为目标,通过开展环保体验系列活动,强化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家园意识,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符合环保要求的行为习惯,积极投身生态环保实践。开展一次“节能减排我宣传”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做一次环保调查、参与一次节能减排监护、做一件节能减排小事、阅读一本环保书籍、写一篇节能减排作文”为内容的“五个一”体验活动以及“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为主要内容的节约资源“四个一”教育实践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亲身感受参与节能减排的经历,展示参与节能减排的做法和体会。开展一次“保护母亲河”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生命之水”绘画比赛、水文化传播创意大赛、水资源环保体验活动等,倡导水文化及生态文明理念,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不断提高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成为全社会普遍遵循的价值观。开展一次“环保新主张”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创业产业园铁艺秀、参与“玩铁”大PK活动等,引导青少年用发现的眼光挖掘身边的发明创意,用废旧的物品制作环保小发明,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倡导绿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