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直接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准则的基础性工作。解放街道团工委以青少年暑期实践活动为契机,拓展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法律知识水平营造了良好氛围。
一是教育手段多样化。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育手段,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方式相结合,将填鸭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一方面是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教育讲座的基础上,拓展教学手段,借助现代化电教设施和多媒体设备开展法制教育,例如放映法制教育片、纪录片;另一方面是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改革传统填鸭式教学,开展互动式教学,以知识问答、现身说法、互动游戏、教师示范、学生模范等形式活跃教学氛围,强化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内容通俗化。为改变法制教学枯燥乏味、法律知识生涩难懂的教学局面,推动青少年法制教学内容通俗化、简单化,从改进教学内容入手,将专业法律知识分解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故事、寓言,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图片、动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努力增强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率。
三是教学主体专业化。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法制教学的专业化,邀请社区民警、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参与青少年法制教学工作,从司法从业人员角度深入讲解、分析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为青少年法律教育提供专业、科学的师资支持,进一步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四是教育环境开放化。在从青少年入手的同时,面向家长开展教学,引导家长与青少年共同学习、一同受教。一方面有效地维持了教学纪律,保证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间接地推动了家庭法制教育水平的提升,增加了法制教育的切入点,进一步将青少年法制教育引向课后、引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