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您的位置:首页 > 嘉兴青少年 >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文妖李碧华

发布:2009/7/19 15:20:08   点击:7249

     有一类女作家,没有普通女性的温柔敦厚,却能扑面感觉到其狡黠聪慧,迷离惝恍。香港的李碧华就是这样一个迹近文妖的作家。

      喜欢李碧华的原因,却是缘于那拍成电影的《胭脂扣》和《霸王别姬》;已隔十余年的光阴,犹如历历在目。呵~~层层叠叠的关系。

      李碧华,原名李白,女,广东人。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祖父以前在乡下很有钱,有四个老婆,还有妾侍。父亲做中药,住的是祖父的物业。所以李碧华从小生活在那种楼顶很高,有着木楼梯的旧式楼字之中,听闻过很多旧式的人事斗争,这种环境和残余的记忆,为李碧华提供了创造的素材和灵感。李碧华从来拒绝拍照,也很少接受访问,甚至连奖也不肯领,到底是何种气魄让她如此淡薄名利?

      李碧华行文,由来不动声色,看她云淡风轻说来,却不由的令人惊心动魄。惊竦恐惧,让人毛发倒竖,只是浅层次,倒还罢了。李碧华却是以文字成就偶然现出的峥嵘奇气,一瞥而过的如刀目光,抑压已久的一剑光华,刺人骨髓,教人深心震慑。笔触犀利,用词精辟,然那文中透着一股妖艳之气,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李碧华爱写妖画鬼,满纸飘逸的灵秀有种飞升的仙气。爱写轮回,把一个人放进两个迥然不同的时空里,让他们自身去历练,去受苦,去享乐。一出出活色生香的无常人生,一对对悲欢离合的世间男女。有因,有果,一切是必然。奇情、凄丽、诡异,总是诉着前世的故事,却映射今生的人心,凸现出同样的世道沧桑。李碧华爱写梨园子弟,戏里戏外闹不清,一生里过着好几种人生,但也仍是一样的世道沧桑。她的文字里交汇着对往昔的怀恋,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抗拒。

《血似胭脂舞蝶衣》文中书“你化作一缕烟,一撮灰,你真正走了,永不回头……你一向怕死、畏高、爱美、惜身……一个人出生、成长、努力、挣扎向上……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也算漫漫长路。把一切变成‘往事’,只用了一星期,甚至一秒。……于是以后人人都老了丑了,心中的你永远是个万人迷,传奇中只有凄厉媚艳与深情,没有岁月的痕迹。” 对于哥哥的逝去,李碧华尽现了鲜为人见的感性一面。

       以李碧华自结的心得,八字真言:痴男怨女,悲欢离合。爱情于她而言,总是感伤多于洒脱、痛苦大于快乐;她说“恨也需要动用感情”。她说快乐美满的人生“七成饱、三分醉、十足收成;过上等生活、付中等劳力、享下等情欲”;她说自己最女人的那刻是寂寞时。她一定是孤独的女子,因为太寂寞的人总是找文字来寄托,用文字来跳舞;舞跳得过于高明,便没有了舞伴来陪,只落得人在高处,灵魂总归是寂寞。然,依旧恬淡。

      几年前,她的小说《胭脂扣》、《霸王别姬》、《诱僧》、《青蛇》等以古事新编的手法,再造传奇,迷倒不少读者。读李碧华的散文,你会感到作家对人性的洞微烛隐,也会意识到对自我对人性的陌生。李碧华的纤纤细笔像一束细碎的光亮,照亮我们不易觉察到的那些体验与感觉,抹去心智的尘沙。像《球爱》,作者以桌球技术的高下喻恋爱经验的高低,新颖别致。“初上场的人,手足无措”,“开始时,常打不中任何波”,“炉火纯青的高手,……总是大小通吃,得心应手,无敌寂寞,横扫一切,清台,归于虚空”。她说的既是桌球,也是爱的体验——所以叫《球爱》。李碧华对人性真相的探究,让一般人汗颜心虚。《比较》一篇开宗明义:“一切都是比较。”结尾引申下去,举例“比较”的种种,如“爱人的戏语,比不爱人的诺言好。”“魔鬼的戒律,比上帝的放任好。”“淫妇的矜持,比节妇的幻想好。”诸如此类,令人警醒,闭目想想,莫不如是。李碧华的文字空灵有致,常常发人所未发,有着张爱玲般的雅致与恶俗的奇妙结合。《张爱玲》一篇把张爱玲比喻为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描述张爱玲影响之巨,说“她还是狐假虎威中的虎,藕断丝连中的藕,炼石补天中的石,群蚁附膻中的膻,闻鸡起舞中的鸡……”,真是精警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