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南湖

南湖区大桥镇江南村积极探索“合作社”+“团支部”创建模式

发布:2009/8/6 9:06:14   点击:2517

      南湖区大桥镇江南村为切实加强基层共青团和青年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基层团组织引领农村团员、青年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总体思路,大胆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模式,不断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设想打破传统行政村区域的限制,建立嘉兴市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团支部,创新基层团建模式,率先在全镇进行“合作社”+“团支部”创建模式的探索。

      一、深入调研,优化组织设置。由镇团委选派建团工作指导员,负责做好合作社青年负责人及骨干青年社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推荐他们向团组织靠拢,努力为建立团组织创造条件。村团支部积极联合合作社开展团的活动,努力做到合作社延伸到哪里,团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进一步扩大农村团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完善制度,加强教育管理。合作社团员实行所在村团支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双重管理,团员可不接转组织关系,平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对社员入党的,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进行推优,并书面征求其原籍所在地团组织意见。注重提高合作社团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思想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同时针对合作社团员青年较少的情况,在生产一线的优秀社员、经营技术骨干、种养大户和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中发展和培养团员,每年组织开展推优活动。

      三、创新载体,发挥先锋作用。日常工作中,合作社团支部要围绕特色产业,优化设计团组织个性组织活动方案;通过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政策、信息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动员团员青年转变观念,积极加入合作社等。根据团员的能力和特长定岗,设立思想教育岗、政策宣传岗、技术培训岗等,发挥团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团员联系户制度,按照团员个人自认、支部审定的办法给每位团员确定联系对象,帮助联系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