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林驿站,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桐乡的一个古驿站。桐乡境内驿铺之设甚早,唐朝初年有石门驿(今石门镇),宋代又设置皂林驿(今龙翔街道皂林村处)。
历史上的皂林曾历经多次大规模战火。早在春秋战国时,皂林就是吴越两国古战场,此地常常兵戎相见,百姓流离失所,一片荒芜。元明两朝时,皂林也战事不绝,特别是明初徐达与张士诚于皂林一战,可谓惊天动地。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浙江总督胡宗宪麾下参将宗礼抗倭而战死在皂林驿的塘路上。, h6 c/ h8 R. P1 I: ]/ B4 o& a! L!
古代的驿舍不仅是送往迎来的场所,也是文人墨客会集的地方。有关皂林驿的诗作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明朝贝琼的那首《皂林驿》了:“朝发白水村,夕次皂林驿。水腥无饮马,林黑有归翮。昔时兵交地,白骨如山积。万灶今已夷,风亭换新饰。居人尚星散,父老悲故迹。团团山月夜,夜逐南徒客。 ”战乱中的皂林,景色一片凄凉,诗人贝琼见此情景,不由哀怨愁绝,遂提笔写下了这首黯然神伤的《皂林驿》诗。
元明两代,嘉兴府境内因兵事频繁,造成了皂林驿的败落。清康熙十七年(1678),扬州人季舜有出任嘉兴府同知,他于康熙十九年(1680)带头拿出自己的俸禄支持重建了皂林驿。其后又过了两百多年,到了民国时期的1912年,皂林驿终于被裁撤了。
当然,如今的皂林一带地方早已是今非昔比,气象万新,而且依然是浙北水陆之要冲。千百年来,这个大运河畔的小小村坊历经沧桑后,终于迎来繁荣昌盛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