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宁

海宁市马桥街道团委举办首个海宁方言培训班

发布:2009/12/3 16:19:15   点击:2277

  “‘老娘’不是‘母亲’的意思,是妻子的别称,新居民听到‘老娘’这个词,可千万别以为是在说某某母亲……”11月28日下午,“新居民职工海宁方言培训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课了,三十多名生活工作在海宁市马桥经编园区及周边地区的新居民走进和谐新村的培训室,开始了方言学习。

  随着海宁市马桥街道经编园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自的外来务工者来到这里,成为经编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让这些新居民更快地融入海宁,适应海宁的环境,更好地在园区工作、学习和生活,马桥街道团委与经编园区、马桥街道总工会、新居民事务所共同举办了方言培训班,促进新居民与本地居民和谐、友好地相处,更大地发挥新居民的潜力,使他们为海宁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为了能给新居民提供最全面专业的教学,培训班特地邀请娄关炎老先生担任培训老师。娄关炎老师一直对文化、历史、哲学和地方民俗文化十分关注,退休后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多年搜集的海宁方言便著成了《吴言越语海宁话》一书,受到北京、上海有关大学语言文字专家的认可与重视。娄关炎老师还曾受邀参加了《第五届国际吴语学术研讨会》。

  培训课上,娄关炎老师详细讲解海宁方言的特点和表达习惯,生动地介绍了海宁方言的形成历史。娄关炎老师在台上说海宁方言,新居民在下面看着教材轻声跟着读,老师还不断提问在座的新居民,新居民们纷纷踊跃地回答……整个培训课热烈、认真、欢快的气氛中进行。

  课后,一位来自湖南的新居民表达了自己参加这次培训的体会。他说,虽然平时一直生活在海宁话的氛围里,但因为没有系统的指点,总是掌握不到基本准则,而培训课虽然才上了短短两小时,但老师的指导让自己茅塞顿开,相信以后学说海宁话会简单不少。

  据马桥街道团委负责人介绍,方言培训班将分五个半天进行。培训班结束后,还将在元旦期间安排“新居民说海宁方言”的比赛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大家学习海宁方言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