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栅街道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上企业达到58家。伴随着企业的集聚,大量务工青年纷纷来到街道工作、生活。为进一步活跃青年职工业余生活,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街道团工委抓住机遇,找准定位,开拓创新,以四项措施推进非公企业团建工作。
一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组织建设。深化党建带团建,对已建立党组织且具备独立建团条件的规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着力在单独建团上下功夫。对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推行区域覆盖,采取工业园区统建、市场共建等方式建立团的组织,对不适合单独建团和尚不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从28周岁以下的团员青年中选取一到两名青年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服务青年的工作。按照“组织随人建”的原则,注重加强对流动团员的组织覆盖和服务,探索单位化、区域性、风筝式等各种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引导流动团员主动寻找挂靠团组织。
二是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工作载体。以提高青年的职业本领,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发挥和调动非公有制经济团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在发挥比较地域行业产业优势、开展特色技能培训服务上下功夫,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着力在引导和帮助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学习技术、提高技能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来赢得经营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要从青年的内在需求出发,重点抓好组织技能培训、开展技能竞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等主要环节,为青年技能人才的健康成长搭建舞台。同时,要着眼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以师傅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为主要内容,继续大力深化青年创新创效行动。
三是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服务方式。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组织优势,通过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示范岗评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文化娱乐、体育竞赛和纪念活动,开展联谊交流、相互学习活动等,积极为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员青年素质提供服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织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参加艰难险重工作,服务生产经营需要。积极引导青工服务社会,参加社区建设、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弱势群体,树立团组织的良好形象。
四是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资源整合。要打破隶属关系限制和地域分割,加快整体推进团建工作。在不同界别的团组织中,加强联系和联合,达到信息资源、阵地资源、文化资源共享。在工业园区的团组织联合体中,切实发挥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和纽带作用,在各企业间产生积极的聚合效应,发挥区域内强团的龙头辐射作用,以结对帮扶或联合共建的形式,充分运用强团的资源优势带动弱团快速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以联动协作、开放平等、优势互补为原则的团组织间的联合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各组织间的共赢和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