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街道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共青团组织架构,充分发挥街道团工委作用,强化对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影响,根据团中央《关于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意见》精神,街道团工委以创新组织设置、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为主线,通过“三步走”积极开展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努力建立“政治坚定、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成立了由团区委书记、街道党工委分管副书记任顾问,街道组织委员、团工委书记任组长,全体团工委委员为成员的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同时,根据组织设置要求,街道团工委按照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要求,在原有1名团工委书记、1名团工委副书记的基础上,结合街道经济文化产业及社会行业领域特色,从电子商务、餐饮娱乐、教育系统、96345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大学生村官中,增设了5名行政编制外团工委副书记,充实了街道团工委班子力量。
二是创新运行机制,致力形成“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区域共建、行业联动”的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共青团“五位一体”科学运行模式,推行“1+1+X+Y+Z”的新型组织纽带,即“1个行政编外副书记+1个行业工作委员会+X个基层团支部+Y个青年自治组织+Z个共青团品牌服务项目”。在日常工作中,以行政编外副书记为核心,建立所属行业工作委员会,发挥行业内基层团支部以及区域内青年自组织的作用。同时,通过建立任期承诺制度、行业联席会议制度、团工委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年度评议制度等,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以确保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着力树立“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上下认同、凝聚力强”的组织形象。抓活动方式创新,广泛开展思想引领、创业就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重点实施“就业创业服务工程”和“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形成“委员会统筹规划、团支部分工细化、各组织遍地开花”的活动格局。抓工作途径创新,通过盘活现代远程教育、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燕子姐姐谈心室等活动阵地,创新以QQ群为主、博客、短信为辅的联系模式,创设行业协会、青年社团、自组织等外围组织,为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抓运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编外副书记联系青年的优势,开展共青团工作调研,建立健全各行业间互帮互助以及所属团支部间联建共建制度,并运用公开招募、志愿参与、结对互助、发展会员等方式,增强团工委吸引和凝聚青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