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团市委在南湖街道召开关爱农民工子女座谈会,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仲建锋、街道团工委、街道新居民事务所负责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代表、新居民代表等15人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新居民子女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针对新居民子女进本地学校就学难、受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平等等问题,与会代表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一是建议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改变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打破户籍制度壁垒,淡化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本地居民在待遇上的一致性。二是建议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大对新居民子女学校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加强引导和监管,实现规范化管理,积极引导、鼓励公办学校教师、新毕业的师范生到新居民子女学校任教,加速提升新居民子女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三是建议积极组织农民工子女参加本地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融入社会,接受校外学习。要为农民工子女创造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街道、社区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通过活动加强与本地学生交流沟通,融入社会生活,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及道德水平。